初期雨水收集池的设计容积主要取决于易受污染区域的面积、行业类型、降雨深度以及降雨时间等因素。以下是一些具体的考虑因素和计算方法:
一、考虑因素
1、易受污染区域面积:初期雨水收集池的大小应按照易受污染区域的面积来确定。
2、行业类型:不同行业的污染程度和雨水收集需求不同,因此设计容积也会有所差异。例如,重污染行业可能需要更大的收集池来容纳更多的初期雨水。
3、降雨深度:降雨深度是影响收集池设计容积的关键因素之一。一般来说,降雨深度越大,所需的收集池容积也越大。
4、降雨时间:降雨时间也会影响收集池的设计容积。如果降雨时间较长,可能需要更大的收集池来储存雨水。
二、计算方法
1、按照降雨深度计算:
重污染行业:按照降雨深度的10~30mm收集。
一般行业:按10mm收集。
例如,一家企业物料储罐区、风险物质装卸区等可能受污染区块面积约为1000平方米,如果这家企业属于一般企业,则按照10mm的降雨深度进行收集,那么该企业初期雨水池的容量不得小于1000平方米×0.01米=10立方米。
2、按照降雨时间计算:
也可以采用“单位时间的降雨量乘以降水时间”的方法来计算初期雨水收集池的设计容积。但这种方法需要更详细的降雨数据,并且可能因地区差异而有所不同。
三、其他注意事项
1、阀门切换系统:初期雨水收集池应设置阀门切换系统,以便在收集的雨水符合规定要求后,关闭进入初期雨水收集池的阀门,打开排入雨水总管网的阀门,将清洁的雨水排入园区雨水总管网。
2、密封性和防腐性:雨水收集池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,防止污水倒灌。同时,池体材料的选择也十分重要,应选用耐腐蚀、耐老化的材料,以确保池子的使用寿命和质量。
3、定期维护:雨水收集池需要定期维护,包括清理杂质、检查阀门和管道等,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性。
综上所述,初期雨水收集池的设计容积应根据易受污染区域面积、行业类型、降雨深度以及降雨时间等因素综合考虑。在具体设计时,建议咨询专业工程师或相关机构以获取更准确的建议和指导。
+
新闻案例
晨工专注于研究生产厂家
晨工生产解决方案
400-0890-868
晨工移动官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