建设海绵城市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,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,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,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、渗透和净化,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。建设“海绵城市并不是推倒重来,取代传统的排水系统,而是对传统排水系统的一种减负和补充,最大程度地发挥城市本身的作用。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,应统筹自然降水、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系统性,协调给水、排水等水循环利用各环节,并考虑其复杂性和长期性。

 

作为城市发展理念和建设方式转型的重要标志,我国海绵城市建设时间表已经明确且只能往前,不可能往后。全国已有130多个城市制定了海绵城市建设方案。确定的目标核心是通过海绵城市建设,使80%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。围绕这一目标确定的时间表是到2020年,20%的城市建成区达到这个要求。如果一个城市建成区有100平方公里的话,至少有20平方公里在2020年要达到这个要求。到2030年,80%的城市建成区要达到这个要求。


        建海绵城市就要有“海绵体”。城市“海绵体”既包括河、湖、池塘等水系,也包括绿地、花园、可渗透路面这样的城市配套设施。雨水通过这些“海绵体”下渗、滞蓄、净化、回用,最后剩余部分径流通过管网、泵站外排,从而可有效提高城市排水系统的标准,缓减城市内涝的压力。
        晨工雨水收集池运用独特的罐体技术,通过整体成型工艺,以及独特的内凸面设计,运用活性粉末混凝土和钢膜导模及螺纹钢混合整体性生产。此技术明显提高了抗压强度,比传统砖砌提高1-3倍,比玻璃钢提高3-5倍,与钢筋混凝土强度相当。除了可安装在绿化带之外,也可安装于道路及停车位下。施工完成后如果在路面做正常处理,可通过60吨以上的载重汽车。